本文目录
三国的成语
关于三国的成语
1、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
3、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4、物伤其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伤感。
5、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6、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7、出言不逊: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8、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9、蒋干盗书: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10、势如破竹: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1、老牛舐犊: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12、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3、扶不起的阿斗: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14、无计可施:计:策略、办法;施:施展。没有办法可用。
15、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16、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17、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18、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19、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20、万死不辞: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21、兵贵神速: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2、如嚼鸡肋:比喻很乏味。
23、勿怠勿忘:勿:不要;怠:懈怠;忘:忘记。告诫不要懈怠,不要忘记。
24、吴下阿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生子当如孙仲谋:孙仲谋:三国时吴主孙权。形容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
26、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7、顾曲周郎: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28、巢毁卵破: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29、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30、才占八斗: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31、折冲将军: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32、无名小卒:卒:古时指士兵。不出名的小兵。比喻没有名望或地位的人。
33、坚壁清野: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34、初出茅庐: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35、髀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6、威风凛凛: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37、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8、断头将军: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39、妄自菲薄:妄:胡乱的;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40、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41、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42、超群绝伦: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43、正始之音: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②指纯正的乐声。
44、一身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45、集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46、鞠躬尽瘁: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
描写三国人物的成语
三顾茅庐、妄自菲薄、作奸犯科、危急存亡、临危受命、计日可待、引喻失义、陟罚臧否、裨补阙漏、苟全性命、攘除雅言、咨诹善道、察纳奸凶、斟酌损益、感激涕零、
1、三顾茅庐
读音:sān gù máo lú
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白话释义: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庐来拜访我。
2、妄自菲薄
读音:wàng zì fěi bó
解释:过分看不起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白话释义: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尽忠进谏的道路。
3、作奸犯科
读音:zuò jiān fàn kē
解释:为非作歹,触犯法令。指干违法乱纪的事。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白话释义:如果有做坏事、触犯律令以及尽忠办好事的人,应当交给各主管部门决定对他们的惩罚和奖赏。
4、危急存亡
读音:wēi jí cún wáng
解释:危急:危险而紧急。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白话释义:天下三分,益州疲惫,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5、临危受命
读音:lín wēi shòu mìng
解释: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白话释义:我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之中奉行使命。
关于三国的成语
关于三国的成语:
1、画蛇添足:形容做了多余的事,反而起到负面作用。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喝酒时,张飞因酒醉而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了关羽,关羽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便说画蛇添足。
2、锦囊妙计:形容有奇妙的计策或策略。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给赵云的锦囊,诸葛亮在给赵云锦囊时说:以此类推,我有三个锦囊,每个锦囊都有妙计,可以帮你解决不同的问题。
3、惊弓之鸟:形容受到惊吓后的鸟儿不敢飞,比喻受到惊吓或打击后的人胆小怕事。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用弓箭射鸟,结果弓弦响后,鸟儿都吓得不敢飞。
5、望梅止渴:形容通过想象或回忆某种美味来缓解饥饿感。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段经历,曹操在行军途中,士兵们渴得不行,曹操便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们一想到梅子的酸味,口中便开始分泌唾液,从而缓解了口渴。
关于三国的英雄:
1、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卧龙先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曾提出各种改革方案,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空城计、望梅止渴等智慧和策略,更是流传至今。
2、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被誉为武圣,是历史上忠诚和勇猛的代表人物。他曾被曹操俘虏,但坚持不降,誓死效忠刘备。其勇猛善战、义气凛然的形象,深受后人敬仰。
3、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被誉为乱世之枭雄,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善于用人,广纳贤才,通过各种手段壮大自己的实力,最终统一北方。
4、周瑜:周瑜是三国时期吴国的重要将领,被誉为美周郎,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谋略著称,为吴国的扩张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5、赵云: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被誉为燕赵之士,是历史上以勇敢、忠诚和机智著称的将领。他曾多次保护刘备的儿子刘禅,展现出了高尚的品质和卓越的武艺。
关于三国的成语
关于三国的成语有:草船借箭、过五关斩六将、望梅止渴、舌战群儒、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等。
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的释义:
1、草船借箭:源自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含褒义。
3、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4、舌战群儒:本是写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只身前往东吴说服孙吴集团同心抗曹。现在用来表述以出色的辩才使众人折服。
5、三顾茅庐:本指刘备三次亲临诸葛亮所住的茅庐去邀请诸葛亮为之效力。现在用来比喻真心实意地一再邀请。
6、乐不思蜀:本指蜀汉亡国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都洛阳,过着豪华享乐的生活,感到非常满足,不想再回蜀中。现在用来泛指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想回到原有的环境中去。
以上就是关于关于三国的成语,三国的成语的全部内容,以及国的成语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