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螳臂当车歇后语是什么
螳臂当车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庄子·人间世》。
该成语指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成语出处战国·庄子
《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后人由上述文献提炼出成语“螳臂当车”。
成语故事
《庄子·人间世
》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瞆的老师。颜阖听说蒯瞆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蛮不讲理。颜阖感到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十分困难,不知如何是好。
颜阖到卫国后,他先去拜访卫国的大夫蘧伯玉,请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颜阖先生,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您想教好太子确实很难办到啊。”他进一步分析说:“我举一个例子说吧!螳螂自不量力,自己跑到马路上来,举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它自己确实认为这种举动是勇敢的,但是确实没有意义啊。颜阖先生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小心慎重!有些事情不是您一个人能解决的,您还是好自为之吧!”
螳臂挡车的歇后语及答案螳臂挡车的歇后语及答案
螳臂挡车的歇后语:自不量力;
意思:比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出自 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
典故:
【原文】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而勇士归之。
【寓意】"螳臂当车"的故事,汉朝韩婴的《韩诗外传》和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都有记载。但"螳臂当车"作为一句成语,却不是比喻出色的勇士,而是比喻不自量力。《庄子·人间世》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成语"螳臂当车",正是从《庄子》"不胜任"的原意转化而来。庄公避开螳螂是因为他尊重勇士。在他看来,“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他看到了小螳螂的伟大。原话中的"螳臂",并无贬意,后来一般都将其比作不自量力、冒充英雄和妄图抗拒某种强大力量的人。
出处:李一《荆宜施鹤光复记》:“武汉义师之崛起也,以一隅而待北方数省之兵,盖有螳臂当车之势,危莫甚焉。”
示例:飞蛾扑火,~,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白桦《梅园青松·周总理您在亿万人民心中永生》)。谁知腹中虽离渊博尚远,那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光景,却处处摆在脸上。可谓“~,自不量力。”(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螂臂当车歇后语
螳臂当车(歇后语):
螳臂当车—— 不自量力
不自量力,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zì liàng lì,意思是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出自《左传·隐公十一年》,《战国策·齐策三》。
成语典故
《左传·隐公十一年》载有这样一段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有一次发生了争执,息国的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解决争端的态度,却贸然出兵,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郑国被迫应战,同敌人厮杀,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说道:“息国犯了五不韪,所以要失败,而且,恐怕息国快要灭亡了。”——不韪,即“不对”或“不是”,也就是错误的意思。有句成语叫做“甘冒不韪”或“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说:明知不对,还是硬干,是自已心甘情愿犯错误,犯天下最大的错误。
当时人们说的息国所犯“五不韪”是哪五条呢?根据《左传》记载,就是:“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词,不察有罪。”意思是:不估计自己的威德是否比对方高,不衡量自己的力量是否比对方强,两国国君出于同姓、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对双方争执的言词不分析是非曲直,不认识自己的错误。又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是以知息之将亡也。”意思是: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由此可以看出息国快要灭亡了。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这个故事,说息国所犯“五不韪”之一的“不量力”,即成语“不自量”的出处。
螳臂当车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谐音
螳臂当车的下一句是“大海捞针”。
螳臂当车的意思是一个不自量力的人胆大妄为,尽管努力去做,但却徒劳无功,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大海捞针”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做某件事情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或者是极其罕见的。当我们说出“螳臂当车”这个成语后,接着说“大海捞针”。
是为了强调那个人的胆大妄为和不切实际的行为。螳臂与大海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车和针也是天差地别的东西。因此,这个下一句的出现,强调了那个人无法实现目标的困难和不切实际性。与“螳臂当车”类似的成语还有许多,比如“画饼充饥”、“狐假虎威”。这些成语都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不现实或者是徒劳无功的行为。
这些成语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是因为它们通过简练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道理和警示。在我们面对一些困难和挑战时,它们提醒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正确的判断力,避免做出螳臂当车的事情。
成语作为汉语中的固定搭配,具有鲜明的意象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可以用来形容特定的情况、形势或某种状态,包含了一定的道理和人生哲理。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也可以从这些成语中找到启示。它们告诉我们要保持理性思考和实际行动,不要过于自信和自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安排。
四字成语的产生
四字成语的产生源远流长,它们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道德观念。中国古代文化注重言传身教,重视智慧和道德的传授。四字成语作为简练、精辟的语言表达,被用来传递深刻的哲学观念和道德准则。
通过四字成语,可以将与人生智慧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浓缩在一个短语中,便于记忆和传承。四字成语以其字数简练而蕴含丰富的意义,能够给人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以四个字表达一个观念或情感,既简洁明了,又充满力量。在短短四字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情感表达。
以上就是关于螳臂当车歇后语下一句成语,螳臂当车歇后语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句 成语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