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张爱玲散文《迟暮》写作背景
晨,我常爱在旷野上散步。不为追寻那渐渐隐去的晓月,也不是要欣赏喷薄欲出的红日,我是为看我的小草。人们都爱花,看到我爱草,多有些不解。其实,我何尝不爱花呢?只是在我看来,小草独具一格,便有些偏爱就是了。
我爱小草,她的质朴,常使沽名钓誉者为之逊色。
你看,小草生活在世界的底层,被踩在脚下,但她决不依阿取容,挤进用来陈列的奇花艳朵的行列。她身段纤柔,色泽青翠,谦逊地垂覆在大地上,平淡无奇,却又是那样热爱生活。是她,在万物还没有苏醒时,最早向人们发出了春天的信息。是她,以自己的素淡清秀,点缀了田野,点缀了山川,赋予了大地以多么柔美的基调。于是,人们有着“踏青”的习惯,看绿、看草。初春的朦胧的草色,比暮春的落红更令人神往。古人韩愈称之为“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倒是画家们有些不公平,总是把她作为高昂着头的牡丹等花卉的陪衬。有时,我很想问问,离了草绿,你的景色还有生机吗?自然,我是得不到答案的。还是小草告诉了我:生存,就是这样,或醉wo于高雅之堂,或栖身于荒山僻野;或傲然于世,或默默无闻。自己的存在,是为了别人生活得更美好,而不可以苛求于别人的。
我爱小草,她的坚韧,就是一些“高大雄伟”者在她面前也感到惭愧。
她没有花的娇嫩,须置于盆、圃待之以优厚,而自己吸取大地的营养,有水气便可以滋荣。一年几度,年复一年,那淫虐的雨,凄厉的风和肃杀的霜雪更番地来去,用它们的尖齿吞噬着她的肌体,弄得她面黄肌瘦、奄奄一息。每逢这时,花儿们尽可以躲进暖房、洞穴,而小草却无遮无盖,互相枕藉着、低声呻吟着。我以为她受不了这酷虐,便由此而去了,未曾想,她在哀悼了殉难者之后,又到处撒下了复活的种籽。每当灾难过去,她又从那枯干的身体里伸出嫩嫩的手臂,继续繁衍、扩展。惊叹吗?这是大自然赋予她的生命力啊,她怎么能在大自然中消匿呢?
我爱小草,她含而不露,把一切藏在她的世界的深处。我一直想探索她的力量所在。
我常常发现,小草决不孤独地生存。她总是一丛丛、一片片,“运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春风徐来,拂得那一片片野草齐整地摇摆起来,我惊喜地看到,她枝繁叶茂,远远近近竟汇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浪。多么深沉的海啊。我猛地领悟了。
小草,你的力量正在于这博广。纵观山川大地,哪里没有你的身影?造物主造万物之始,就赋予了你这样的力量,你倒可以轻视你自己吗?
中国人民大学二分校学生 钟燕平
张爱玲散文《迟暮》表达了什么
赏析如下:
作者紧紧跟踪着人物的情感变化。梦醒后的空虚、惆怅与悲哀又一齐化作喟叹的追问,对春天的不平的恨意变成了对造物者的无力的责难。
“咳!苍苍者天;既已给予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呢?” 稍纵即逝的人生春天与循环往复的自然春天相比,是多么的不协调,可见造物者不公。
因想到倒不如做一只与韶光共始终的蝴蝶,感情又跌宕。何苦还有一个人类呢?在短短的青春之后有那长长的灰色人生!又回到了对造物者的责难追问上来。
简介: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散文”一词大概出现在北宋太平兴国(976年12月-984年11月)时期。
张爱玲《迟暮》读后感
《迟暮》是张爱玲1933年发表在圣玛利亚年刊上的第一篇散文。[发表于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迟暮》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古典的意象,它让读者想象到的不仅仅是从天幕边缘渐渐涌上来的黄昏。有了这样一个题目摆在这里,作者一起笔就写空间,空间里的景致。写东风、酡艳的桃花、扭动腰肢的柳丝、如春神足下轻云般的柳絮、印着屐痕车迹的芊芊细草。
在张爱玲的散文里,她成功地将感性与理性,具体的当下的人生体验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她是一位迟暮者,面对着这繁华的灯红酒绿的春天,感觉到自己是时代的后期者,感觉自己被时代抛弃了。是的,在一年四季轮回的大自然规律中,试问我们身边的朋友有多少能真正找寻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虽然现实与理想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倘若我们没有鼓起勇气去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那么这一生也就只有跟随大众的身影度过了。正如文中所言:苍苍者天,既已给与人们的生命,赋与人们创造社会的青红,怎么又吝啬地只给我们仅仅十余年最可贵的稍纵即逝的创造时代。
扩展资料:
张爱玲的这篇《迟暮》正是向人们提醒珍惜青春。文中描写了一副在勃勃生机的春天,一个青春已逝的女子凭栏哀悼青春的画面。“成团的柳絮,模仿着二月间漫天舞出轻清的春雪,飞入帘拢”,这是多么富有诗意的意境,却有人在此凭栏悲伤。
强烈的对比,让人心中惊醒。许多人不正是在“才从青春之梦里醒过来的眼还带着些许朦胧的睡意”的时候,青春已悄然离他远去了。而当他们醒来的时候,他们也只有在悔恨中悲伤。这篇散文表现了作者对青春的缅怀,对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
张爱玲有什么著名的称号
《迟暮》,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3年刊。
《秋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6年刊。
书评四篇,《国光》第1、6期,1936—1937年。
《论卡通画之前途》,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牧羊者素描》,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心愿》,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凤藻》1937年刊。
《天才梦》,西风出版社征文,1939年,收入《张看》。
《到底是上海人》,《杂志》第11卷5期,1943年8月,收入《流言》。
《洋人看京戏及其它》,上海《古今》半月刊第33期,1943年《更衣记》,《古今》第34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公寓生活记趣》,《天地》第3期,1943年12月,收入《流言》。
《道路以目》,《天地》第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必也正名乎》,《杂志》第12卷4期,1944年1月,收入《流言》。
《烬余录》,《天地》第5期,1944年2月,收入《流言》。
《谈女人》,《天地》第6期,1944年3月,收入《流言》。
《小品三则》(包括《走!走到楼上去》、《有女同车》、《爱》),《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流言》。
《论写作》,《杂志》第13卷1期,1944年4月,收入《张看》。
《童言无忌》,《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造人》,《天地》第7、8期,1944年5月,收入《流言》。
《打人》,《天地》第9期,1944年6月,收入《流言》。
《说胡萝卜》,《杂志》第13卷4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私语》,《天地》第10期,1944年7月,收入《流言》。
《中国人的宗教》,《天地》第11—13期,1944年8—10月。
《诗与胡说》,《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写什么》,《杂志》第13卷5期,1944年8月,收入《流言》。
《〈传奇〉再版序》,1944年9月。
《炎樱语录》,上海《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散戏》,《小天地》第1期,1944年9月。
《忘不了的画》,《杂志》第13卷6期,1944年9月,收入《流言》。
《谈跳舞》,《天地》第14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谈音乐》,《苦竹》第1期,1944年11月,收入《流言》。
《自己的文章》,《苦竹》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流言》。
《借银灯》 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收入《流言》。
《夜营的喇叭》《银宫就学记》《存稿》《雨伞下》《谈画》(以上均收入《流言》中,发表刊物及年月不详)
《气短情长及其它》,《小天地》第4期,1945年1月。
《〈卷首玉照〉及其它》,《天地》第17期,1945年2月。
《双声》,《天地》第18期,1945年3月。
《吉利》,《杂志》第15卷1期,1945年4月。
《我看苏青》,《天地》第19期,1945年4月。
《姑姑语录》,《杂志》第15卷2期,1945年5月,收入《张看》。
《中国的日夜》,收入《传奇》增订本,1947年。
《华丽缘》,上海《大家》月刊创刊号,1947年4月,收入《惘然记》。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收入《传奇》增订本。
《〈太太万岁〉题记》,上海《大公报、戏剧与电影》1947年12月3日。
《张爱玲短篇小说集·自序》,1954年7月。
《〈爱默森文选〉译者序》1964年。
《忆胡适之》,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谈看书后记》,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收入《张看》,1976年。
《〈红楼梦魇〉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张看〉自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
《〈惘然记〉序》,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1983年10月1日、2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海上花〉的几个问题》(英译本序),1984年1月3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表姨细姨及其他》,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谈吃与画饼充饥》,台湾皇冠出版社,1988年。
《“嗄?”?》,1989年9月25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草炉饼》,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
以上就是关于张爱玲散文《迟暮》,张爱玲散文《迟暮》写作背景的全部内容,以及张爱玲散文《迟暮》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