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全诗
1、平明寻白羽的下一句:没在石棱中。
2、原文: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3、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下一句是什么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下一句: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出自:《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作者] 卢纶
[全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古诗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古诗作品《塞下曲》的第三四句,其全文如下: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
1、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2、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3、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4、石棱:石头的边角
【解说】
边疆的森林里,夜间光线很暗,突然一阵风吹来,吹得前面杂草丛哗哗地响,巡逻的李广将军以为是老虎来了,立即拉弓,向响声处一箭射去。天亮时去找射出的箭,发现它已深深地嵌在石头里。
【鉴赏】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下一句是: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是唐代诗人卢纶的《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中的诗句。
全诗如下: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全诗的字面意思:林中昏暗风吹草动令人惊,将军夜中搭箭拉弓显神勇。天明寻找昨晚射的白羽箭,箭头深深插入巨大石块中。
全诗赏析:
这首诗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通过这一典型情节,表现了将军的勇武。诗的取材,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据载,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就有这样一次富于戏剧性的经历:“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平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 “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平明”),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臵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以上就是关于平明寻白羽下一句,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全诗的全部内容,以及平明寻白羽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