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言必行的下一句是什么?
这句话的下一句是:“行必果”是选自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的《礼记·中庸》。
此句原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里子贡和孔子的对话。原文如下: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言必信,行必果。
信: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恪守信用。
果:光明正大,不色饶不目逃.该突然袭击的时候事先通告对手,平日不搞小动作..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评价:很多人都在讲"言必信,行必果",讲到这个话时都言之凿凿。但你读《论语》会发现孔子对"言必信,行必果"评价很低,他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坑)然小人哉《论语·子路第十三》"这个小人不是指坏人,而是指境界不高的人,境界不高的人才会这样想问题。
万事万物一旦推到极端那就一定不对,一定有错误了。所以孔子反对的是这个"必",第一,必是极端。第二,必然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的概念。孔子既然崇尚自由,既然他经过一生磨炼终于领悟到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由的,那他就一定反对必然。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言必行下一句是什么(三个字)
言必信,行必果。
信: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恪守信用。
果:光明正大,不色饶不目逃.该突然袭击的时候事先通告对手,平日不搞小动作..
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言必出,出必行,行必果的原文
1、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言出必行,必成大器。
2、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与人相交,切勿轻诺。
3、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言行一致,使人踏实。
4、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言而有信,靠谱之人。
5、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言出必行,众人赞。
6、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有诚信者,必有所成。
7、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讲诚信者,知己无数。
8、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诚信乃为人之道,立身之本。
10、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诚实守信,诺不轻许,许则为之。
言必行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行必果”。指一个人要言行一致,说了就要去做。
此句出自于孔子的《礼记·中庸》。
《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以上就是关于言必行的下一句,言必行的下一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言必行的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