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醉翁亭记》赏析
【按】最熟悉的文章,最难分析。当时,《醉翁亭记》就已经被中学语文课本选了,我很早就在一本1958年左右编辑的文言文读本中读过。希望我的解读是合适的。
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知滁州。滁州(在今安徽省),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地方偏僻,人少事简。作者渡黄河,泛汴水,戴罪流徙,心中难免苦闷惆怅。然而滁州虽地僻事简,但民俗淳厚,加之山高水清,地势险峻,给作者悠游山水提供了便利条件。而作者又为政以宽,把“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当作自己的责任(《丰乐亭记》),加上当时年岁丰稔。因此,作者携酒往游,纵情山水,常常酣然大醉,索性自号“醉翁”,遂在此情况下,创作了《醉翁亭》。
文章起笔先从大处着眼,劈空而起,突兀不凡,说明环绕涂州的都是山。接着从“西南诸峰“到其中的琅邪山,从沿山而行六七里到听见酿泉的流水之声,直到醉翁亭,像向导指路一样,由大到小,从周围逐渐烘托,把读者的视线一步一步引向醉翁亭。一个“翼然”的比喻,化静成动,不仅写出了亭子的危态,也画出了亭子的气势。然后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说明建亭者与命名者,引出亭中活动的人物“太守与客”;而以太守为主,并点明文章的主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里作者似乎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画画。其中山、林、泉、亭、人物,各具情态,各尽其美。玻邪山林木繁茂,苍翠葱郁,“蔚然而深秀”;酿泉水清流潺潺,行曲动声,凉爽又宜人;醉翁亭建于崖畔,危檐耸立,“翼然临于泉上”。加之群山掩映,峰回路转,又有游人点缀其间,就更加辉映生色,妙趣盎然。眼前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静态山水画面,且是一幅优秀的动态游乐图景。
以上是第一段,主要交代醉翁亭的位置、得名及其活动中的人。写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映成趣。第二段展开描写,主要描写出醉翁亭早晚、四时变化的不同景色。写得精确分明,如丝如扣,色彩对比有致。先写早晚变化:“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洞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变化普,山词之朝靠也。"早晨,旭日东升,阳光普照,雾气消散,大地宁静明朗,林木更加翠绿清新;傍晚,太阳西落,云雾归山,暮霭笼罩,到处一片昏黄,洞穴尤其黑暗幽深。真是如丝如扣,精确细致。次写四季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作者更是极尽简洁之致,抓住四时景物的不同特征加以描绘:春天,芳草萋萋,幽香扑鼻;夏日,树木挺拔,枝繁叶茂;秋时,风扫落叶,霜满大地;冬季,万木萧索,木枯石出。随着四个季节的不同,景物特色亦各迥异,且互相映衬,变化有致,极易触发人的联想,给人以美感享受。然后总写一笔,回到文章的主脉上来,说明正因为朝暮、四时的景致不同,人们的“山水之乐”才没有穷尽。
接下来,文章以滁人之游乐为背景,集中写“太守”的“宴酣之乐”,以显示“太守”与滁人“同其乐”,并且“乐其乐”的盛况。起笔用“至于”急转直下,由景及人,勾勒出“太守”酣宴的背景:背东西的人在路上高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和,老人小孩,来往不断。好一幅升平游乐图景!在这样的背景里作者才极写“太守”的“宴酣之乐”,以至于颓然大醉。而“太守”的“宴酷之乐”也是放在“众宾欢”的背景里加以对比的。然而作者却从亭下的酿泉写起:“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看似多余,实则必要。只有水美才能鱼肥,只有泉清才能酒香,只有鱼肥酒香才能宴酣人醉,只有宴酣人醉才能其乐无穷。同时从环境入手,徐徐道来,从而使人物活动有了陪衬,更显得景美人乐。写酣宴场面,文中极写一“乐”字,并且说明这一次乐既不是琴瑟,也不是箫管,而是那些尽情游玩的人们的各种娱乐活动。以矢投壶的投中了,下围棋的下赢了,都要引起一阵喝采;酒杯和酒筹相互碰撞,极尽饮酒之兴,有的站起,有的坐下,喧哗声难以中断,这就是酒喝到痛快淋漓时的情形。而其中“苍颜白发”,昏然而倒的,就是“太守”大醉的样子。虽然宴席场面热闹非凡,但作者却采用由大而小逐渐烘染的方法,先写宾客欢宴,再点出“太守”大醉于其间。画面清楚,情态兼备。
最后是日暮,宴罢,人归,山空。然而却别有一番乐趣。虽然夕阳照在山上,人们跟着“太守”一同归去,但是,山上却依然有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但这是另外一种乐——禽鸟之乐。由此,作者发出议论,由禽鸟而宾客,由宾客而“太守”,层层揭示,步步逼近,从而指出“太守”之乐的非同寻常:不但与滁人“同其乐”,而且“乐其乐”,实现其政治人格的升华。未尾两句纯属说明性文字,指明大守是谁,从而使文章一开始就藏下的笔墨于此得以揭露,收到伏笔于前,照应于尾的效果。
本文写作上有以下特色:(一)通篇围绕作者的主观感受而写,突出一个“乐”字。如首段交代亭的位置、得名等,却极写周围景致之美予以衬托,然后才在“美”中点出“乐”字。写朝暮、四时景色,笔法轻快,不仅于走笔之中包含着“乐”,而且突出了“乐”,因景而无穷。写宴游之乐,文中尽笔濡染,游而乐,乐而醉,其乐无比。最后该是人归乐尽下吧,然而却是“游人去而离鸟乐”。从头至尾,作者无不乐在其中,为之陶醉,为之忘情。最终体现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二)结构上前后呼应。比如“太守”在首段即已点出,卒章才得以揭示。“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有后文“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与之照应。此外,前面有“朝而往,暮而归”,后文就有“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加以具体描写。这样前有伏笔,后必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肌理细密。(三)描写上对比衬托,步步逼近,层层揭示。从景物上说,醉翁亭与周围山水对比衬托,掩映生趣,优美无比。写作时由大而小,由景而亭,慢镜头推进,层层展开,步步烘染亭子的优美。从人物上看,滁人游与大守醉,由大到小,用动衬静,对比鲜明,绘形绘声,情致盎然。甚至连篇未的议论也层层剥皮,步步揭示,从而显示出太守之乐的不同一般。(四)文章用语简炼,丰满生动,气势强烈,韵律合谐。首先,开头一句极尽简炼之致。据说欧阳修写这句话时曾颇费了一番推敲,成为文坛佳话。《朱子语类大全》载:“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醉翁亭记》原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未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由此可见本文语言精妙凝炼的程度。其次,文章吸收骈文长处,注重声律搭配,骈散结合,音韵优美。“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诸句本是对仗极好的句子,但由于夹杂在散句之中,因而显得节奏错落而有情致。此外,全文连用二十一个《也》字,一气呵成,韵味十足。加之多处设问,气势轩昂,铿锵有力,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气氛和感染作用。
【附】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滁州西南各个山峰、树木、山谷的景色格外优美。看上去草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沿山不行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源的流水之声,那从两座山峰之间奔流出来的溪流,是酿泉。山势曲折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座亭子像鸟儿张开翅膀矗立在泉旁,那就是醉翁亭。修建享子的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替它取名的是谁,是自称醉翁的太守。太守和宾客来到这儿饮酒,稍微喝一点就碎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称为醉翁。醉翁的意思不在酒上,而在于山水之间。游览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中。
至于说到太阳出来,那林间的烟云就散开了;等到云雾归山,岩洞就显得昏暗。时阴时明,不断变化,这是山间早晚不同的景象。野花开放发出清幽的香味;挺拔的树木枝叶茂盛,一片浓阴;风高霜洁,溪水退落山石露出,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上去,晚上回,四季景色不同,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无尽。
至于那些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着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歇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人小孩,来往不断的,是滁州的民众在游玩。到溪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作酒,泉水香,酒色清。野味、野菜交错摆放在面前,这是太守设的宴席。宴会中,酒喝得痛快欢乐,并不是因为席间伴有赛瑟策管。用箭投壶的投中了,下围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谷交互碰撞,人们时坐时站,喧哗不已,这是众位宾客高兴的场面。面容苍老,头发斑白,昏然而倒在众人中间的,那是太守大醉的样子。
不久,夕阳照在山上,人影散乱,那是太守归去、宾客们跟随在后面的情景。树林里浓荫蔽地,鸟儿在高处低处他叫,这是游人离开以后,鸟儿快活的景象。然而鸟儿懂得它们在山林中是快活的,却不明白人们在山林中的快乐;人们懂得跟随太守游玩是快乐的,却不明白太守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喝醉酒以后能跟大家一起游乐,醒来以后能把这种游乐写成文章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天净沙•秋的诗意
《天净沙·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写景散曲,作者通过撷取十二种景物,描绘出一幅景色从萧瑟、寂寥到明朗、清丽的秋景图,是一首描写当时社会的抒情曲。写出了诗人由冷寂惆怅之感到开朗希望的情怀。
作品原文
天净沙 · 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
②残霞:晚霞。
③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
④飞鸿影下:雁影掠过。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赏析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描绘秋景,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一个题材,为表现它而不惜笔墨的诗人骚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但许多作品易于流入俗套。白朴却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在作品中,层次分明的描写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虽然,在开始时,有些许的萧瑟之意,然而后来以缤纷的色彩作结,终究是赏心悦目、的韵味无穷的。他用笔精深,作品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可与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媲美。这首小令不仅不俗,还很是典雅。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白朴的这支小令却有词的意境。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的寂静。
作者简介
白朴(1226—约1306),原名恒,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后徙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县),晚岁寓居金陵(今南京市),终身未仕。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杂剧家,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据《录鬼簿》载,作有杂剧15种(一说16种),今存《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3种。所作散曲现存小令30余首,套数4套,多写隐逸叹世、男女恋情和自然风光等,语言质朴,风格清丽。另有《天籁集》二卷。
纵情山水间
纵情山水间 心游尘世外
远离城市的喧嚣,走进山林,纵情山水,看著远山的一抹浓绿,听著溪流的清脆声音,嗅著沁人心脾的花草馨香。这种享受,是城市永远不能给予的。情之所依 回归自然是很多城市人现在的追求,“纵情山水迹,无心自逍遥”。最惬意的度假方式,莫过於彻底放松身心,在山水的灵气间遇见另一个自己。
看天高云淡、山长水阔,抛开尘世,心境会豁然开朗,一切的人世沉浮都归真于自然,心在山水林泉间重获自由与快乐。
此次结伴游走了云台山、重渡沟、老君山、嵩山等地,云台山以水叫绝,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称。红石峡夏日凉爽宜人,它集泉瀑溪潭涧诸景于一谷,融雄险奇幽诸美於一体,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的精品”。
重渡沟自然风景区凭藉“水清、竹多、落差大”这些自然优势和“茶文化、竹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的有机融合,竖看山水横看竹,上听鸟语下听泉。
洛阳老君山景区是国家AAAAA级景区,被尊为道教圣地、天下名山,山势险峻,历史悠久,在近千亩的范围内有大小石峰三千多座,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可惜我们去的时候雾很大,只是看到了朦胧的景色。
嵩山大家都熟悉,五岳之中,少林寺武术名扬天下,嵩山三皇寨是一处悬挂於少室山腰的天然山寨,四处山峰耸立,怪石崚峋,悬空栈道等几十处,是登山健身,休闲。
纵情山水间心游尘世外什么意思
看到这幅画时,内心一下子就被这种清新幽远的景色吸引住了。远山如黛,近水似练。几叶小舟静静地泊在水面上。碧草青青,绿树葱葱。山脚下的村庄,掩映在萋萋芳草中,遥遥可见。
小船儿摇呀摇,是驶回故乡还是路过驿站,几叶扁舟泊在清冷的江面上,是稍作停歇还是流连忘返。如果是远行的人儿回到故乡,那一颗心该是如何的归心似箭啊。又或者会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应该也会有近乡情更怯的乡愁吧。
经年流转,漂泊无定,青春年少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叶落归根的思乡情节渐行渐浓。脑海中不禁映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寥寥二十个字,借景抒情,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作者寂寥的羁旅之思。
亦或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作别友人汪伦,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乐观气概。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要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
还有杜甫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动一静,一远一近,运用拟人手法,贴切生动。不仅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宁静。静中包含着动,点出空间的辽阔。
泊(bó ),基本解释是停船靠岸,泊船,泊位,停泊。也解做停留,安静、淡泊。我认为这一个“泊”字,不只是旅途中的停歇和暂留,也是身体上的休憩与放松,更是心灵上的恬淡与安然。
如: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老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又如:淡泊(不追求名利);泊如(水宽大的样子,恬淡无欲) ,
生活在现代快节奏里,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假如你不懂得自我缓冲,那么,苦恼、忧愁、烦躁这些情绪就会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在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
如何做到心地安然,不为名利所动?如何修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从容心境而不被世俗所累。你就要忠实于自己的内心,要经常询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到底喜欢的是什么?如何去做才能不违背自己的心愿,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身体和灵魂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运动,要么读书。我觉得每个人必须有而且至少要有一项坚持下来的爱好,可以是让你的汗水尽情挥洒的体育场,可以是仗剑天涯纵情于自然山水之间,通过身体上的放松和疲乏来消除心灵上的劳累和苦闷。
也可以是让你的一颗心游走于书的浩瀚的海洋。时时与睿智的圣贤对话,聆听诗书礼乐,谈古论今,笑看鸿儒。要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这喧嚣的世界里,为心灵找到一处安静的处所,安放灵魂的孤独与落寞。
人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就如画这幅画时的心态一样,一个人静静的面对着画板,描绘着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当这一幅画卷渐渐呈现眼前的时候,仿佛人也已经走到了画里边,驾着一叶小舟纵情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山一程水一程,游弋于陌陌红尘之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不强求,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安安静静做好自己足矣。
以上就是关于纵情山水下一句,《醉翁亭记》赏析的全部内容,以及纵情山水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