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桥梁绝下一句,苦寒行原文及翻译注释

本文目录

苦寒行原文及翻译注释

苦寒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 苦寒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翻译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

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

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

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

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

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

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

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

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

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

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

想起那篇《东山》诗,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注释

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

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

巍巍:高耸的样子。

羊肠坂: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

坂:斜坡。

诘屈:曲折盘旋。

摧:毁坏、折断。

罴: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

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

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

延颈:伸长脖子(远眺)。

怀:怀恋,心事。

怫郁:愁闷不安。

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

绝:断。

中路:中途。

薄暮:黄昏。

担囊:挑着行李。

行取薪:边走边拾柴。

斧冰:以斧凿冰取水。

糜:稀粥。

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赏析

206年,曹操率兵亲征高干,途中经过太行山著名的羊肠坂道,写下了这首诗,其格调古直悲凉,回荡着一股沉郁之气。这首诗感情真挚,直抒胸臆,毫不矫情作态。诗人在诗中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委曲如肠的坂道、风雪交加的征途、食宿无依的困境。对于艰难的军旅生活所引起的厌倦思乡情绪,诗人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更感人的是,尽管作为军事统帅,诗人在这里却没有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赤裸裸地写出当时在那种环境下的内心波动,直露的笔触把诗人的内心世界呈现出来,以其真诚而扣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以“艰哉何巍巍”总领全篇,通过征途所见突出一个“艰”字。“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二句为全诗奠定了萧瑟悲凉的基调,使诗笼罩在一片凄哀险恶的气氛中。为了进一步渲染凄哀险恶的气氛,诗人又以羊肠小路、恐怖战栗的熊吼虎叫、罕无人迹的漫漫大雪等物象感叹行军的艰难。以此为铺垫,顺势提出“思欲一东归”的念想。末二句并写两面,一写诗人同情长期征战的战士,渴望战争结束、实现统一的心情;一写诗人以周公自比,排除万难、取得征讨胜利的决心。整个诗歌弥漫着悲凉之气,抒情真挚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建安十一年(206年)春,曹操亲征高干途中于鞍马间作成的。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时,高干因慑于曹操的武力而归降,次年又趁曹操北征乌桓之机,举兵反叛盘踞壶关口。为了平定北方,彻底铲除袁绍势力,曹操带着连年征战的疲劳,翻越巍峨险峻的太行山,又率师北上作战。

鉴赏

这是一篇反映汉末动乱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

诗一开头就引出山势高耸、道路纡曲的太行山区。“北上”二字,不仅表明了由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到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东南)的行军走向,而且显示出旆旌悠悠,锐不可当的军容,以此笼罩全篇,气势逼人。紧接着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土造成惊恐状态,而后围绕“艰”字写景抒情。这就在布局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并为下文创造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种步履维艰的气氛。

“北上太行山”,引出步履是怎样的维艰,“巍巍”叠用,展示出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去路,呈现出强烈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这是写仰望。接下去写平视:“羊肠坂诘屈。”坂曰“羊肠”,又以“诘屈”形容之,则狭窄而多盘旋之势,历历在目。写山写坡,都是纪实,都是从正面落笔;“车轮为之摧!”则是感慨,是烘托。笔法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加强了具体感与真实性。再下去,笔分两头:一方面写自然景色凄苦,一方面写野兽当道,但又相互交错,以突出行军之艰险。写自然景色,一则曰“树木萧瑟”,再则曰“北风声悲”,三则曰“雪落霏霏”。通过“萧瑟”“霏霏”,写出了景色之阴暗、昏沉、凄凉;通过“声悲”,将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我融为一体。写野兽,则是“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这两句都是写途中多野兽,但上句从形态方面描绘。“蹲”者,熊罴袭人之状也。“蹲”而“对我”,毛骨悚然。下句从声音方面渲染。“啼”者,虎豹清凄之声也。“啼”而“夹路”,倍感悲凉。诗人对阴森可怕的自然环境作了朴实的抒写之后,又对荒凉冷落的社会环境作了深刻的描述。在那低洼近水处行军,很少见到人的踪影,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栖之处,还得担着行囊上山拾柴,拿着斧子凿冰取水……。这情景写得真切动人,感同身受。

曹操诗不以写景称著,但在写景方面,却有独特而成功之处。这首诗的写景就很成功。在诗人笔下,太行山之高,羊肠坂之阻,风雪之交加,树木之摇落,熊罴之状,虎豹之声,莫不逼真逼肖。视觉上,在那兀立的怪石上,萧瑟的树林中,一群群熊罴,不是蹲在那儿,以攫取的目光逼视着行人;听觉上,从那山路两旁,伴随着风吹雪飘,不是传来了一阵阵虎豹的长呜吗……这首诗的写景,就其描形、绘声、着色之精湛而言,可与《观沧海》中写繁媲美。两诗皆行军途中所作,尽管背景、内容、感情、风格都不同:一是率师出征,一是凯旋归来;一是写冬之山景,一是绘秋之海景;一是反映出统帅关切士卒的赤子之心,一是表现了英雄吞吐宇宙之概;一是苍凉悲壮,一是波澜壮阔;但其成功一样,可称曹操诗写景之双璧。

这首诗不仅以写景取胜,而且以抒情见长。这情是以真景真事为基础,因而不论是“叹息”,还是“怫郁”,也不论是“思东归”,还是“悲《东山》",都真切动人。

首先是叹行军之艰险。在行军路上,既有太行巍巍,羊肠诘屈,野兽逞强,风雪肆虐的险阻,又有“水深桥粱绝”,“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人马同时饥”的艰难,因而引起了诗人“东归”之思。统帅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士卒斗志的高低,战役的成败。尤其是在开赴前线的路途中,即使艰难重重、险阻累累,作为一个统帅,不能也不应流露出丝毫畏惧、退缩情绪,更不允许直言出来,涣散军心,而诗人一反常规,直言不讳地说:“思欲一东归。”从这种毫不掩饰的言语中,窥察到诗人性格的一个方面:坦率。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本无泛语,根在性情。”(《采菽堂古诗选》)钟惺也说:“……如‘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亦是真心真话。”(《古诗归》)这些评论,用于《苦寒行》,也都恰切。

其次是哀生灵之涂炭。这一点,尽管只在“溪谷少人民”一句中吐露出来,但从全诗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得到。“溪谷”,山谷有水处。吴淇说:“山居趁坳,泽居趁突。此山行而曰‘溪谷少人民’,则更无人民矣。”(《六朝选诗定论》)这话说得很对。深山区人民聚居的溪谷,尚且少人民,更何况其他地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千村薜苈,万户萧疏,其惨象,目不忍睹,耳不忍闻。但诗人未作更多的具体描述,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溪谷去写,这就收到了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艺术效果。“少”字精当。它与下文“薄暮无宿栖”的“无”,前后照应,相互补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极其凄惨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难人民的同情。这种感情,在《蒿里行》中倾吐得比较具体。他说:“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是“溪谷少人民”最好的注脚。

再次是“悲彼《东山》诗”。这里有两层意思:《东山》,是《诗经》中名篇。写一位跟随周公东征三年获得生还的兵士在归途中的歌唱。全诗气氛是悲凉的,色调是凄苦的,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诗中“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等句,与诗人征高于途中所见略同,因而勾起了诗人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深切关怀。另外,旧说《东山》是写周公的。汉毛苌说:“《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诗序》)此处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联系起来看,显然含有自比周公之意。作者曾经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非曹操莫能道出。他还以齐桓、晋文“奉事周室”自许,以“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自励(《述志令》,见《魏志·武帝纪》裴注引《魏武故事》),而这里又以周公自比,是其真情实意的再次表露。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后,威震华夏,大权在握,废献帝、夺天下,如探囊取物,而曹操不为,实属难能可贵。

这首诗,如果只停留在抒写行军艰险、思欲东归上,那就失之平平了。它高就高在诗人将自身征途之苦同士卒思归之情、广大人民倒悬之急融为一体,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周公事业联系起来,扩大了内涵,升华了主题,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生命力。

这是一首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的诗篇,它记叙了曹操征讨高斡的行军之苦,抒发了诗人关怀士卒的体恤之情,反映了汉末建安年间干戈动乱的社会生活,其内容具有诗史性的文献价值。诗篇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其独特的感人魅力。首先,结构谨严,章法有致。开篇叙事,继之写景,再做抒情,三者交替有序出现。所叙之事清晰了然,所写之景形象生动,所抒之情深刻感人。其次,语言古朴直率,风格慷慨悲凉。全诗不见华彩藻饰之言,只用朴实常见之语,直言其悲凉之事,直抒其慷慨之情。

苦寒行原文、翻译及赏析2

北游幽朔城。凉野多险难。

俯入穷谷底。仰陟高山盘。

凝冰结重磵。积雪被长峦。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不睹白日景。但闻寒鸟喧。

猛虎凭林啸。玄猿临岸叹。

夕宿乔木下。惨怆恒鲜欢。

渴饮坚冰浆。饥待零露餐。

离思固已久。寤寐莫与言。

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

赏析

《苦寒行》在《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清调曲》。《乐府解题》说:“晋乐奏魏武帝《北上篇》,备言冰雪溪谷之苦。其后或谓之《北上行》,盖因武帝辞而拟之也。”原辞为曹操所作,是公元206年(建安十一年)春正月北征高干时写,表现了行军时的艰苦情况。陆机的这首诗即是对曹操原辞的模拟。全诗的主题是刻划“行役人”,也即北征战士在寒冷季节忍饥受冻、餐风露宿的凄苦景况,因此诗人的用笔着色都围绕这一点而展开。

开篇两句,是全诗的交待,有地点(幽朔)、时间(凉冬)以及所要描写的重心(多险难),以下十四句就针对“险”和“难”二字进行铺陈排比。北征战士穿行于北方的山谷中,一会儿深入谷底,一会儿仰攀高峰,道路崎岖不平,又凝结了厚厚的坚冰,积雪笼罩着起伏的山峦。山岩缠绕浓重的阴云,阵阵寒风在树林中穿越,发出凄厉的悲鸣。天色阴沉,不见日光,偶有几声寒鸟的哀叫以及野兽的吼声。天色晚了,战士们凭树支帐而宿,渴饮坚冰,饥餐风露。更兼长年征战在外,对故乡亲人的思念,绵绵无尽,却又难通消息,对方是死是活都不得知,于是诗人充满了同情地长叹一声:“剧哉行役人,慊慊恒苦寒。”结尾与开头紧密地照应在一起。

这首诗比较鲜明地体现了陆机诗歌创作的特色。首先是对偶的使用。清代叶矫然说:“六朝排偶,始于士衡”。排偶不一定始于陆机,但陆机确于此最见特色。这首诗除了开首二句和结尾四句,中间部分几全用对偶,显示了陆机过人的才思。不过,陆机虽有意写对偶,却不十分板整,往往在轮廓上整对,而字与字之间并不讲究。如“不睹白日景”两句。明代何景明说:“陆诗体俳语不俳”,很得其实。所以虽全篇为对,读去并不觉很呆板,古朴之气穿插其间,使诗歌具有一种感人的气势。其次,是赋法的采用。赋法就是铺叙,铺陈排比、罗列事物,这本是汉大赋的主要手法,陆机却吸收来运用在诗歌里,这样就使诗歌获得繁褥厚重和光采辉煌的效果。当时人说读他的诗好像“玄圃积压,莫非夜光”就是夸赞这一点。这首诗在开头交待出“险”和“难”之后,即从俯、仰、闻、睹以及战士们的饥渴、住宿等多方面进行铺陈,欲说尽说透,不仅加深了读者的印象,也增加了诗歌的容量。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他的诗“缛旨星稠,繁文绮合”,萧绎《金楼子·立言篇》说他“辞致侧密,事语坚明。意匠有序,遗言无失。”刘勰《文心雕龙》说他“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可见这一种特色为前人所公认并多有奖饰。第三,此诗还表现了陆机语言上的特色。陆机诗歌基本不用常语、口语、俗语,而大量使用书面辞汇、成辞等。将此诗与曹操的那首相比即可见出二者的区别。曹诗用了许多口语、散句、如“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陆机此诗则用许多对偶代替,并且字词也工于锻炼,如“凝冰”、“积雪”、“恒鲜欢”等等。曹诗有大量的虚字,陆诗则几舍弃不用,而以实词代之,文人化特色很鲜明。另外,陆机还善于锻炼动词,以加强警动的效果。如“结”、“被”、“兴”、“鸣”、“凭”、“临”等。清人厉志说他“字字有力,语语欲飞”,虽略有夸张,也还是反映了陆诗的总体面貌的。

不过陆机有时过于侧重技巧,而忽略了对诗情的疏通,尤其是他的一些拟古诗,本来的目的就是通过模拟以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技巧,因此对其余就不顾及。如这首诗,“离思”应该是最易出诗情,也最应为诗人全力把握的重点,但陆机却仅以淡淡的两句带过,是很可惜的。

陆机对于诗歌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法规,他加强了诗歌的文人化倾向,促进了诗歌向格律体的进展,他是由古诗向近体诗发展过程中的开启者之一,因此,他应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地位。

苦寒行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

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

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北登上太行山,艰难呀,这山势多么的高耸。

山坡上的羊肠小道弯曲不平,车轮都因此而摧毁。

树木多么的萧条冷清,北风正传来悲伤的声音。

巨熊盘踞在我们的前方,虎豹在路的两旁咆哮着。

山谷中少有人居住,而且正下着大雪。

伸长脖子眺望时,不禁深深叹气,这次远征,内心感触很多。

我内心多么的郁抑不平,想要从这东边回去。

深广的水面上并没有桥梁,路途中我们迟疑不前。

因为困惑而迷失了原来的道路,接近天黑时,还找不到可以过夜的地方。

走着走着已经走了好长一段日子,人与马也都饿了。

我们担著行囊边走边捡取柴火,开凿冰块用来煮成稀饭。

想起诗经里《东山》那首诗,让我产生连绵不绝的哀伤。

注释

(1)《苦寒行》:属汉乐府“相和歌·清调曲”,曹操借旧题写时事,反映严寒时节在太行山中行军的艰辛。

(2)太行山:起于河南北部,向北经山西、河北边境入河北北部。

(3)巍巍:高峻的样子。

(4)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西南。坂,斜坡。

(5)诘(jí)屈:盘旋曲折。

(6)摧:折毁。

(7)萧瑟:凋零。

(8)罴(pí):一种大熊。

(9)啼:号叫。

(10)溪谷:山中低而有水之地,山里人多住于此。这里是说,连溪谷也“少人民”,其它地方更没有人了。

(11)霏(fēi)霏:雪下得大的样子。

(12)延颈:伸长脖子,指眺望。

(13)怫(fú)郁:忧虑不安。

(14)东归:指返回故乡。

(15)中路:中途。

(16)薄暮:傍晚。薄,迫近。

(17)担囊:挑着行囊。

(18)斧:砍,用作动词。

(19)糜:粥。

(20)《东山》:《诗经·豳风》中的一篇,写远征士卒对故乡的思念。

赏析:

这是一篇反映汉末动乱中军旅征战生活的诗作。

诗一开头就引出山势高耸、道路纡曲的太行山区。“北上”二字,不仅表明了由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到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东南)的行军走向,而且显示出旆旌悠悠,锐不可当的军容,以此笼罩全篇,气势逼人。紧接着文势一顿,发出“艰哉”的喟叹,先在心理土造成惊恐状态,而后围绕“艰”字写景抒情。这就在布局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并为下文创造出一个广阔的空间和一种步履维艰的气氛。

“北上太行山”,引出步履是怎样的维艰,“巍巍”叠用,展示出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挡住去路,呈现出强烈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这是写仰望。接下去写平视:“羊肠坂诘屈。”坂曰“羊肠”,又以“诘屈”形容之,则狭窄而多盘旋之势,历历在目。写山写坡,都是纪实,都是从正面落笔;“车轮为之摧!”则是感慨,是烘托。笔法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加强了具体感与真实性。再下去,笔分两头:一方面写自然景色凄苦,一方面写野兽当道,但又相互交错,以突出行军之艰险。写自然景色,一则曰“树木萧瑟”,再则曰“北风声悲”,三则曰“雪落霏霏”。通过“萧瑟”“霏霏”,写出了景色之阴暗、昏沉、凄凉;通过“声悲”,将客观的物和主观的我融为一体。写野兽,则是“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这两句都是写途中多野兽,但上句从形态方面描绘。“蹲”者,熊罴袭人之状也。“蹲”而“对我”,毛骨悚然。下句从声音方面渲染。“啼”者,虎豹清凄之声也。“啼”而“夹路”,倍感悲凉。诗人对阴森可怕的自然环境作了朴实的抒写之后,又对荒凉冷落的社会环境作了深刻的描述。在那低洼近水处行军,很少见到人的踪影,天黑了,竟找不到宿栖之处,还得担着行囊上山拾柴,拿着斧子凿冰取水……。这情景写得真切动人,感同身受。

曹操诗不以写景称著,但在写景方面,却有独特而成功之处。这首诗的写景就很成功。在诗人笔下,太行山之高,羊肠坂之阻,风雪之交加,树木之摇落,熊罴之状,虎豹之声,莫不逼真逼肖。视觉上,在那兀立的怪石上,萧瑟的树林中,一群群熊罴,不是蹲在那儿,以攫取的目光逼视着行人;听觉上,从那山路两旁,伴随着风吹雪飘,不是传来了一阵阵虎豹的长呜吗……这首诗的写景,就其描形、绘声、着色之精湛而言,可与《观沧海》中写繁媲美。两诗皆行军途中所作,尽管背景、内容、感情、风格都不同:一是率师出征,一是凯旋归来;一是写冬之山景,一是绘秋之海景;一是反映出统帅关切士卒的赤子之心,一是表现了英雄吞吐宇宙之概;一是苍凉悲壮,一是波澜壮阔;但其成功一样,可称曹操诗写景之双璧。

这首诗不仅以写景取胜,而且以抒情见长。这情是以真景真事为基础,因而不论是“叹息”,还是“怫郁”,也不论是“思东归”,还是“悲《东山》",都真切动人。

首先是叹行军之艰险。在行军路上,既有太行巍巍,羊肠诘屈,野兽逞强,风雪肆虐的险阻,又有“水深桥粱绝”,“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人马同时饥”的艰难,因而引起了诗人“东归”之思。统帅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士卒斗志的高低,战役的成败。尤其是在开赴前线的路途中,即使艰难重重、险阻累累,作为一个统帅,不能也不应流露出丝毫畏惧、退缩情绪,更不允许直言出来,涣散军心,而诗人一反常规,直言不讳地说:“思欲一东归。”从这种毫不掩饰的言语中,窥察到诗人性格的一个方面:坦率。陈祚明说:“孟德所传诸篇,虽并属拟古,然皆以写己怀来……本无泛语,根在性情。”(《采菽堂古诗选》)钟惺也说:“……如‘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亦是真心真话。”(《古诗归》)这些评论,用于《苦寒行》,也都恰切。

其次是哀生灵之涂炭。这一点,尽管只在“溪谷少人民”一句中吐露出来,但从全诗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得到。“溪谷”,山谷有水处。吴淇说:“山居趁坳,泽居趁突。此山行而曰‘溪谷少人民’,则更无人民矣。”(《六朝选诗定论》)这话说得很对。深山区人民聚居的溪谷,尚且少人民,更何况其他地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千村薜苈,万户萧疏,其惨象,目不忍睹,耳不忍闻。但诗人未作更多的具体描述,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溪谷去写,这就收到了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艺术效果。“少”字精当。它与下文“薄暮无宿栖”的“无”,前后照应,相互补充,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极其凄惨的社会现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灾难人民的同情。这种感情,在《蒿里行》中倾吐得比较具体。他说:“铠甲生虮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几句,是“溪谷少人民”最好的注脚。

再次是“悲彼《东山》诗”。这里有两层意思:《东山》,是《诗经》中名篇。写一位跟随周公东征三年获得生还的兵士在归途中的歌唱。全诗气氛是悲凉的,色调是凄苦的,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诗中“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耀宵行”等句,与诗人征高于途中所见略同,因而勾起了诗人对长期征战不得归家的士卒的深切关怀。另外,旧说《东山》是写周公的。汉毛苌说:“《东山》,周公东征也。周公东征,三年而归。劳归,士大夫美之,故作是诗也。”(《诗序》)此处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联系起来看,显然含有自比周公之意。作者曾经说过:“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话非曹操莫能道出。他还以齐桓、晋文“奉事周室”自许,以“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自励(《述志令》,见《魏志·武帝纪》裴注引《魏武故事》),而这里又以周公自比,是其真情实意的再次表露。曹操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后,威震华夏,大权在握,废献帝、夺天下,如探囊取物,而曹操不为,实属难能可贵。

这首诗,如果只停留在抒写行军艰险、思欲东归上,那就失之平平了。它高就高在诗人将自身征途之苦同士卒思归之情、广大人民倒悬之急融为一体,将自己的理想抱负同周公事业联系起来,扩大了内涵,升华了主题,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生命力。

这是一首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的诗篇,它记叙了曹操征讨高斡的行军之苦,抒发了诗人关怀士卒的体恤之情,反映了汉末建安年间干戈动乱的社会生活,其内容具有诗史性的文献价值。诗篇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其独特的感人魅力。首先,结构谨严,章法有致。开篇叙事,继之写景,再做抒情,三者交替有序出现。所叙之事清晰了然,所写之景形象生动,所抒之情深刻感人。其次,语言古朴直率,风格慷慨悲凉。全诗不见华彩藻饰之言,只用朴实常见之语,直言其悲凉之事,直抒其慷慨之情。

曹操的《苦寒行》

苦寒行

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簿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薪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

建安十年(205)并州刺史高干叛乱——干乃袁绍之甥,初降曹操,复又叛之,“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关口(今山西长治东南)。”曹操即于次年春正月,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出兵北征高干。当大军翻越太行山时,写下了这首五言古诗。作为一个军事统帅,诗人并不强作英豪之态,而是老老实实写下了士卒的苦寒,和他自己内心的波动,表现了对不得已而用兵的深沉感喟。全诗就以这种真诚的倾诉打动了千古读者的心弦,称得上是古直悲凉的典型之作。

太行山横亘于晋、冀、豫三省边境,形势极为险峻,古人即有“太行,牛之难也”(《尸子》)之叹。“北上太行山”四句,使人想到一队队荷戟行军的士卒,正翻越在盘曲入云的山坂,那嶙峋的山石,简直要把辚辚滚动的车轮颠散了架——这就是从沁阳通往晋城的那段令人谈之色变的“羊肠坂”。以下就用极为沉重的笔墨,勾勒太行山凛冽萧条的冬景和途中令人鼻酸的见闻,在天寒地冻之时,山中的野兽为饥饿所驱,居然夹路蹲伺行军的战士;而山中绝无人烟,“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封锁着中国啊”,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艰难时世人口锐减、民生凋敝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关注。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浮想联翩中忽作归思,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四句立足士卒而为之辞,写出了曹公的平常心,周公《东山》诗体恤部属同样的情怀。修辞立其诚,全是肺腑中流出的话,不是一个军阀附庸风雅之作,是人子之真诗。曹公早年并无争锋天下的野心,当初的愿望不过是“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建立名誉”;即使在逐鹿中原之际,也时有回归乡里,“秋夏读书,冬春狩猎”念头(俱见《让县以明本志令》)。如今面对大雪弥漫的太行山区,这种怀思不知不觉又涌向心头,终于化为“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的深长叹息。

以下加快节奏,历历如画地展现军旅生活的各个侧面。“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二句写行军中意外受阻,少不得逢山开路,逢水搭桥;“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二句写军行有时迷路,少不得要找老乡作向导,有时则找不到宿营之地,难免挨饿受冻;“行行日已(益)远”四句,写行军途中人困马乏,担囊取薪,斧冰化水,以举炊餐种种情事,非亲身经历闻见不能道此。这种写法,与诗经《豳风·东山》写艰苦行役生活相仿佛。《东山》诗相传为周公东征平武庚(商纣王之子)、管叔(武王之弟)叛乱归来时慰劳战士之作,“悲彼东山诗,悠悠令我哀”,句下也有稳以周公自命的壮怀。所谓古直悲凉在此,所谓气韵沉雄亦在此。

杜鹃鸟的诗句最著名的诗句是什么

桥梁的诗句有:囊石当桥梁,海渚无桥梁。

桥梁的诗句有:水深桥梁绝,虹残水照断桥梁。拼音是:qiáoliáng。注音是:ㄑ一ㄠ_ㄌ一ㄤ_。结构是:桥(左右结构)梁(上下结构)。词性是:名词。

桥梁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桥梁qiáoliáng。1. 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2. 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二、引证解释

⒈架在水上或空中以便通行的建筑物。引《_冠子·备知》:“山无径迹,泽无桥梁,不相往来。”唐郑_《开天传信记》:“桥梁、山水、车舆、人物、草树、_鸟、器仗、帷幕,吴道玄主之。”杨朔《木棉花》:“这是一段长长的路,旅客须得提着行囊,走过破损的桥梁,才能跳上对岸那辆火车。”⒉比喻能起联系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涉公》:“当修行善道,为后世桥梁。”例如:干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三、国语词典

桥。为架在河面上,便利两岸交通的建筑物。如:「语言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四、网络解释

桥梁(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

关于桥梁的近义词

大桥堤坝纽带

关于桥梁的诗词

《古诗·海渚无桥梁》《剑池桥梁久就倾圮方太沾公刊石伐木以递汲且》

关于桥梁的单词

deterioratedbridgesbuildbridgesHangingscaffoldingforhighwaybridgesbridgebridgework

关于桥梁的成语

桥归桥,路归路过桥拆桥过河拆桥修桥补路遇水迭桥桥是桥,路是路立马盖桥过桥抽板立马造桥

关于桥梁的词语

修桥补路立马盖桥据水断桥遇水架桥挑大梁过桥抽板星桥火树立马造桥遇水迭桥过河拆桥

关于桥梁的造句

1、文化交流是沟通各国人民互相了解的桥梁。

2、强大的土石流,势不可当地破坏了桥梁和马路。

3、微笑是一座桥梁,它可以沟通彼此的心灵。

4、秋,是一座风雨搭成的桥梁,通过它才能走向成熟。

5、点滴人生。用最真挚的关爱传递着温暖,用真情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桥梁的详细信息

薄暮无宿栖上一句是什么

薄暮无宿栖上一句是:去来江口守空船。

诗词原文出自魏晋诗人-曹操的作品《苦寒行》,原文如下:

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悲。

主题:

苦寒行》主要表达了战争和行军的艰苦,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士兵的深刻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诗中出现的“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等描写,表现了行军中的艰难困苦和无助。而“薄暮无宿栖”这一句,则突显了战争中人们无家可归、漂泊无依的生活状态。

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曹操在征战袁绍残余势力时所经历的一段艰苦历程。当时,曹操率领的军队在河北、河南等地与袁绍的余部进行了长期的战斗。在这个过程中,曹操的军队经历了严寒、饥饿和疲劳等种种困难,而这首诗正是他通过亲身经历和观察所写下的真实写照。

对后世的影响:

《苦寒行》以其深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曹操的个人情感和文学才华,更反映了战争和行军中的真实情况,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见证。

结论:

总的来说,通过《苦寒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困境,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思考。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困苦时,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拓展资料:

《苦寒行》是曹操的一首长篇诗歌,大约创作于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

以上就是关于水深桥梁绝下一句,苦寒行原文及翻译注释的全部内容,以及水深桥梁绝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

(0)
上一篇 2024年01月31日 16:53
下一篇 2024年02月01日 09:05

相关推荐

  • 画地为牢下一句,画地为牢下一句应该怎么说

    本文目录1.画地为牢下一句应该怎么说2.画地为牢下一句是什么比爱情3.画地为牢上一句是什么画地为牢下一句应该怎么说4.不依不饶画地为牢后一句是什么画地为牢下一句应该怎么说近意,作茧自缚,画地为狱。反意,任其驰骋,豪放不羁。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故地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

    诗词句义 2024-02-03
  • 高大上下一句是什么,什么是高大上

    本文目录1.什么是高大上2.高大上下一句是什么成语3.高大上前面一句是什么4.不要高大上了什么是高大上高大上和高大尚的区别:高大上的意思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形容一个人有品味,有档次。但偶尔也做反讽使用,也有人做自嘲使用。高大尚的意思是都市情景浪漫爱情喜剧电视剧《前夫求爱记》当中的人…

    诗词句义 2024-02-03
  • 弃燕雀小志下一句,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本文目录1.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2.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是什么意思3.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是什么意思4.慕鸿鹄以高翔鹄上一句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1)①多读书知礼明义,少饮酒多是无非;②柳絮体媚无骨气,梅花形瘦有精神;③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④窗外千峰秀,楼…

    诗词句义 2024-02-03
  • 秋雨潇潇下一句,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本文目录1.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2.写雨景好句摘抄大全3.惜惜别离是什么意思4.描写景色的四字成语29句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读过《声律启蒙》?我没有。我是因为国学教育的复兴而得以陪着孩子一起读到了这么…

    诗词句义 2024-02-03
  • 良言一句三冬暖的下一句是什么,良言一句冬日暖恶语一句夏日寒

    本文目录1.良言一句冬日暖,恶语一句夏日寒2.良言一句三冬暖可以换成哪句名言3.良言一句打一个数字4.良言一句打一数字良言一句冬日暖,恶语一句夏日寒大概意思:真诚的一句祝福、赞赏或安慰的话,让人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会感觉无比温馨、温暖。而相对的,不顾他人感受,恶语伤人,让人即使是…

    诗词句义 2024-02-03
  • 渣女配渣男下一句是什么,女生发我是渣女但是我不想伤害你怎么回复她

    本文目录1.女生发我是渣女但是我不想伤害你怎么回复她2.知乎好女配渣男3.渣男配渣女下一句是什么4.好男人遇不到好女人,好女人遇不到好男人,会做饭的女生发我是渣女但是我不想伤害你怎么回复她女生说 自己很渣的,高情商怎么回复?女生说自己优点的时候,往往就是说自己的缺点。女生说自己缺…

    诗词句义 2024-02-03
  • 有钱难买心头好下一句,有钱难买老来俏下一句

    本文目录1.有钱难买老来俏,下一句2.千金难买下一句是什么?3.关于格尼机械表的知识4.教人正直做人的谚语有钱难买老来俏,下一句有钱难买不死方,有钱难买不无常。摘自《韩湘子·第十六回》解释:再有钱也买不来可以不死的药方,再有钱的人也逃不过死亡。有钱难买心头好有钱难买天降雨,雨雪临…

    诗词句义 2024-02-03
  • 有志者不在年高下一句,有志不在年高的下一句是什么

    本文目录1.有志不在年高的下一句是什么?2.有志不在年高下一句是什么3.有志者不在年高下半句是什么4.有志者不在年高的下一句是什么有志不在年高的下一句是什么?1、有志不在年高的下一句是无志空长百岁。2、意思是: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

    诗词句义 2024-02-03
  • 凉月如眉挂柳湾的下一句,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的意思

    本文目录1.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的意思2.凉月如眉挂柳湾下一句是什么古诗3.凉月如眉挂柳湾是什么意思4.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的意思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的意思出自唐代戴叔伦的《兰溪棹歌》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译文一弯…

    诗词句义 2024-02-03
  • 长他人志气的下一句,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1.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什么意思视频2.灭自己的威风上一句是什么3.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什么意思4.长他人志气下一句是什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什么意思视频助长别人的声势,看不起自己的力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是一句俗语,意思是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

    诗词句义 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