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学礼仪出自哪里
为人子,止于孝;(人皆为父母所生养,作为子女应当诚心尽孝道,这是“知止”在孝德上天经地义的道理,是做人最起码的人伦道德。一个人假若连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是连禽兽也不如,已经丧失了做人的基本资格。)
为人父,止于慈;(身为人之父母,应当“知止”在以仁慈之心关爱子女、教养子女上。把以道德教化子女当作首要任务,作为立人之本,使子女成为德才兼备、心身健康的有用之才,能为国家民族服务奉献。这才是真正的为人父之道。)
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句话用在今日,令人真是感慨良深,也是最悲叹的事。在这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的演化中,道德急剧滑坡,道德文化教育的失偏,造成了社会上诚信淡漠,假伪丑劣的怪现象举目皆是,人和人之间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关系,人们言而无信,行而不果。这种非常严重的失信状态,几乎到了疑神疑鬼的状态,人们互不相信,怀疑一切,既不信己,又不信人,到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恶性循环的可怕程度。近年以来,甚至已经到了与人交“止于防”、“止于欺”的地步。社会道德文明到了如此糟糕的程度,难道不值得忏悔反思吗?这正如老子在《德道经》“德篇”首章中振臂高呼的:“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孔子当年曾问道于老子,老子他老人家站在大道本源的高度上,以宇观、宏观、玄观、微观的大智慧,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预示了人类社会离道失德发展到今日不可收拾的地步,故而留下这段慈悲的警言,在于唤起人们久已迷蒙的、做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信诚之德。难道人们能无动于衷吗?!)
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后面是什么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启示〗学会亲近好的老师、好的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启示〗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准则。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顺父母,并激励自己刻苦学习。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启示〗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的温暖。
【译文】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学礼仪出自哪里
意思是: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开始(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
出自宋代王应麟《三字经》,原文选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扩展资料: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三字经》“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知名度极高。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三字经》在古代被称为“小纲鉴”,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使读书积累的百科知识,得以纳入一个清晰知识体系。
为人子下一句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悌于长 宜先知
以上就是关于为人子下一句,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学礼仪出自哪里的全部内容,以及为人子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