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桂林山水下一句是什么
1、下一句是“甲天下。 ”
2、《桂林山水甲天下》全文如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3、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一句是啥
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
全诗如下:
遍游桂林山岩,清朝金武祥。
未暇骖鸾信不诬,玉簪罗带路纡萦。
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
白话文:
仙人驾鸟云游才知道没有捏造事实,山道水路回环曲折好景在峰回路转之际。
桂林地区的山水美景真是天地第一,美到极点的漓江秋天就像一幅图画一样。
相关信息:
《桂林山水甲天下》原题是《劝驾诗》,作者为南宋王正功,名句出自他《劝驾诗》中的第二篇。近代文人好引用“桂林山水”的名句,但是皆不知其出处。
因为这个,从清末至80年代,近六十多年来,文坛一直争论不休。直到1983年,桂林文物工作者清理“独秀锋”时,在一个岩洞口前的碑石上发现了该诗的全文,从此揭开了文坛一大谜团。找到了名句的源头。
王正功生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是一位生宁波籍的清官。王正功从绍兴二十四年开始,在江西宜黄县当地方官,花了近十七年时间才升至莆田知县,后来改任通判。宋宁宗嘉泰元年的时候,王正功已经六十八岁了,当时他是“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相当于省检察院长)。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此两句出自:近代爱国志士吴迈1935年所著的《桂林山水》
原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
译文:
桂林山水天下第一美,而阳朔山水在桂林又是最美的。
群山叠立在水中,水中有群山的倒影。
没有哪一座山不引人入胜,没有哪一湾的水不吸引人。
扩展资料:
桂林山水知名旅游景点
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而得名,是桂林的象征。由山西侧拾级而上,可达象背。山上有象眼岩,左右对穿酷似大象的一对眼睛,由右眼下行数十级到南极洞,洞壁刻“南极洞天”四字。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桂林市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万年智慧”的历史文化名片,“万年智慧”是桂林重量级文化名片。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桂林万年智慧圣地主题景区,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
现代人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两句诗,多半是因为小学课文中,一篇题为《桂林山水》的散文。这一篇散文创作于1962年,作者叫陈淼。不过诗的前半句,原来出自南宋诗人王正功的七律《劝驾诗》。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后半句原文为:“玉碧罗青意可参”。整句意思是在讲,广西桂林的青山绿水,可以洗涤身心,给人以灵感。而全篇所描述的却是一次,发生在南宋时期的“鹿鸣宴”。
一、王正功七律的发现和原文解析
《桂林山水甲天下》原题是《劝驾诗》,作者为南宋王正功,名句出自他《劝驾诗》中的第二篇。近代文人好引用“桂林山水”的名句,但是皆不知其出处。
因为这个,从清末至80年代,近六十多年来,文坛一直争论不休。直到1983年,桂林文物工作者清理“独秀锋”时,在一个岩洞口前的碑石上发现了该诗的全文,从此揭开了文坛一大谜团。找到了名句的源头。
王正功生于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是一位生宁波籍的清官。王正功从绍兴二十四年开始,在江西宜黄县当地方官,花了近十七年时间才升至莆田知县,后来改任通判。宋宁宗嘉泰元年的时候,王正功已经六十八岁了,当时他是“广南西路提点刑狱”(相当于省检察院长)。
那一年正好赶上乡试放榜,王正功就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鹿鸣宴”。宴请了当地参与考试的学员们,并写下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两首七律原文如下:
其一
百嶂千峰古桂州,向来人物固难俦。峨冠共应贤能诏,策足谁非道艺流。经济才猷期远器,纵横礼乐对前旒。三君八俊具乡秀,稳步天津最上头。
其二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士气未饶军气振,文场端似战场酣。九关虎豹看勍敌,万里鵾鹏伫剧谈。老眼摩挲顿增爽,诸君端是斗之南。
第一首诗的大意是说:古桂林千峰竞秀,人才辈出。但自古文无第一,谁称英雄?今天,学子们戴着高高的礼冠,来参加考试。凭借手中的笔墨写下策论,展现才艺,潜心修炼经世的谋略,希望能得到国家的器重,在朝堂上为君王效力。你们就像东汉的太学生一样,有才学而又正直。作为地方上的长官,我祝愿你们平步青云,独占鳌头。
第二首诗的大意是说:桂林青山绿水甲天下,目睹它们,可以给你们带来灵感。你们在文场上较量,就应该像战士在沙场上拼搏一样,振奋不挠,一往无前。站在九重天上,藐视你的劲敌吧。再站到庄子笔下的巨鲲、大鹏的肩上畅谈。老夫一想到你们在考场上与人鏖战的情形,就激动得想掉泪,感觉太过瘾了!相信自己,你们都是南斗星君转世啊!
二、关于王正功与桂林山水诗的闲话
1、古人写“桂林山水”
中国古代有许多夸耀桂林山水的诗句,最早在汉朝时期,张衡就写过“我所思兮在桂林”。南朝人苏子卿也有“一朝游桂林,万里别长安”的佳句。但是,直到唐朝的时候,桂林风景美冠天下,才得到了世人们的认同。
唐人诗篇中歌颂桂林美景的,共计有960多首,其中有一半的诗,都具体描绘了桂林的景色。许多知名的唐代大诗人,比如像杜甫、韩愈、王昌龄、李商隐和张固等等,都写过关于桂林题材的诗。当时的文人们,基本都认同了桂林山水之美,但是“甲天下”的提法,就要等到王正功作《劝驾诗》之后才出现。
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用极为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极致赞美。从此,桂林之美,更为世人认可。到了元、明、清时期,关于写桂林山水之美的诗篇,暴涨到了2000余首。后代部分文人创作诗歌或者散文时,甚至直接引用王正功的原句。
在王正功去逝后55年,南宋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写“桂林山川甲天下”,只把“水”改成了“川”。到了清代,金武祥又把“川”改回了“水”。结果引来了近代文坛上,长达一个甲子的争论。
不过,这些古诗人们写“桂林山水甲天下”都是在写山水,而王正功的原作却并不是在山水上作文章。王正功用“桂林山水”起头,想说明的不是桂林风景之美,而是:如此赏心悦目的风景,可以给学子们灵感,有借美景给“鹿鸣宴”祝兴的意思。
2、什么是鹿鸣宴
“鹿鸣宴“是兴起于唐代的一种答谢宴。最初起名是源于《诗经》中的句子: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意喻是:有鲜美可口的食物,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
“鹿鸣宴”一开始是由皇帝设宴,款待殿试中夺得前三名的学子。后来发展到地方上,由地方的父母官设宴,款待乡试中举的学员们,或者替即将进京参加会试的学子们送行。两宋时期,地方上沿袭了这一习俗,到了南宋时期,更加注重宴会的礼仪功用。
王正功作为地方上主管刑狱的官员,本来不应该主持这一场宴会,他应当是受到邀请来赴宴,并发表讲话。现代的领导发言,都是由文秘打好草稿,上去讲大白话,喊喊口号,古代就是作诗了。
王正功自己有才学,于是就自己写了两首诗来“喊口号”。不过他喊到最后,自己也动了真情。尤其是最后那一句“老眼摩挲顿增爽”。要知道,王正功当时已经是六十八岁的高龄了,眼花耳聋,还要提笔写诗,写得是何等的辛苦啊,最后怎能不“摩挲”眼睛呢?不过写完了他却觉得很爽,这是为什么呢?
这恐怕是因为,他看到这一班考生,又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求取功名的过程吧!
结语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可是他的作者,直到1983年之前,都没有几个人知道。中国古代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许多佳句反复被世人引用,作者却佚名。幸运的是,王正功还有碑石传下来,让我们今天还能得知他的名字。王正功在鹿鸣宴上,写完这两首七律,两年之后,就驾鹤西去了,终年七十一岁。
以上就是关于桂林山水的下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下一句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桂林山水的下一句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版权声明:本文来自用户投稿,不代表【启智网】立场,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邮箱:faedoony@fox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